医工之家

 找回密码
 自行注册无效!!!!请将用户名(中文单位称呼)+密码告诉QQ943299174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医学工程
查看: 648|回复: 0

我国的血细胞分析仪发展历史

[复制链接]

3281

主题

3424

帖子

30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3
发表于 2015-6-29 14: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统的“血液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四项,完全使用手工方法。这些方法操作繁琐费时、主观判断性强,在大批量标本检测时难于及时发出检验报告且不易质量控制。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WH Coulter申请了粒子计数法的技术专利,在世界上研发了第一台电子血细胞计数仪,使血细胞计数的精确度提高了3至5倍,开创了血细胞计数的新纪元。同时,利用光电比色法测试碱化血红蛋白的原理,发明了血红蛋白测定仪,缩短“血常规”的检测周期,提高了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我国应用血细胞计数仪史于1959年。北京医院引进了瑞典生产的仪器。20世纪60年代(1964年)上海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血细胞计数仪,嗣后,南京、济南、辽宁均有此类仪器生产并一时期在全国各地使用,但终因仪器质量和多种原因淡出了医疗市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上血细胞分析技术发展很快。随着改革开发,大量仪器进入我国市场,仪器发展到不但可以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还可根据检测数据分析出细胞形态参数,如Hct、MCV、MPV、 RDW等。由于仪器不仅粒子计数,还有形态分析参数,这类仪器即改称为血液分析仪(也有专家建议称血细胞分析仪)。20世纪80年代初,自动白细胞分类计数技术研制成功。原理是按细胞体积大小分成不同的群体,有分为两个群体的(称为二部法,2-part,简称两分群血液分析仪),有分为三个群体的(称为三部法,3-part,简称三分群血液分析仪).应该指出这类原理的仪器决不是根据细胞形态特征的分类,只是根据细胞体积大小的分群.“分群”结果只能在血液检查指标大致正常时作为白细胞分类的参考,但白细胞数量高(低)于参考范围、仪器报告的直方图形异常或有“报警”提示时,均应进一步镜检血涂片。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基础医学和高科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血液分析仪的检测方法不断创新,检测参数显著增多。突出表现在白细胞分类技术的“百花齐放”,这十年中,不同原理、不同档次的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相继问世。

   80年代末发明了网织红细胞计数仪,原理是用荧光素染料与网织红细胞内的RNA结合,使网织状结构着染,不同成熟阶段的网织红细胞因RNA量不同,经过激光束照射被检细胞时,通过激光折射角与散射角不同,借次可将网织红细胞分成幼稚(HFR)、成熟(MFR)、衰老(LFR)三群, 称为网织红细胞分群。这项检查对于肿瘤化(放)疗、骨髓移植、贫血疗效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90年中期,一个崭新的理念引入血细胞分析。这类仪器可同时检测同一标本内的血细胞和血浆内的成分。此类仪器只用20微升末梢血,一分钟内报告15项血细胞指标,三分钟内报告全血CRP的含量,对急症的鉴别诊断很有意义。

   本世纪初,血细胞分析全自动流水线逐步在国内使用,据了解,迄今约近百条流水线在全国使用。全自动流水线的概念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将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自动网织红细胞分析仪、自动血涂片机、染色机组合在一起,再加上条形码及条码识读器,使实验室的分析功能及流水作业完全自动化。近一年来,有些血细胞流水线系统。

   应该指出,进入21世纪我国血细胞分析仪研发和生产取得了很大成就,迈瑞等公司生产的三分群、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不但在国内逐步普及,而且可远销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医工之家 ( 鲁ICP备14003024号-1 )

GMT+8, 2024-11-30 05:58 , Processed in 0.18205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