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之家

 找回密码
 自行注册无效!!!!请将用户名(中文单位称呼)+密码告诉QQ943299174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医学工程
查看: 1411|回复: 0

医院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深圳市四院(福田)丘奂阳

[复制链接]

3281

主题

3424

帖子

30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3
发表于 2015-12-16 14: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院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深圳市第四(福田)人民医院
  •   医疗设备的使用离不开医学工程部门良好的保障。医学工程学科涵盖了围绕医疗设备的运行、质量、绩效、维护等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的总和。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定位、管理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医院服务能力以及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与维护管理水平。本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探讨在学科发展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以供参考。
  •   一、医学工程科的职能定位
      一般医院基本上都设置了医疗设备科,规模较大的医院一般设置医学工程科,尽管名称不一样,但职能定位基本相似,主要从事医疗设备的需求评估、采购、安装、验收、供应、预防性维护、巡检、培训、故障维修和计量等全程医疗设备管理。医学工程学科职能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运行效率、技术发展和经济效益。如医院医疗设备选型配置方面要考虑医学技术装备规模适宜性和均衡性,科室间或区域内设备配置要合理,配套设备的功能要匹配、系统要兼容(软、硬),设备质量和技术保障方面要考虑设备的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手段和维修方式及保障成本等,且在临床使用方面也需要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相关技术和操作技能方面的基础培训和指导。因此,医学工程部门的建设和学科发展不再是医学工程学科自身的事情,它是关系到全院的一个重要专业技术部门。但目前国内医学工程部门的职能大多数定位于采购、维修和供应,没有上升到学科层次和技术部门的战略高度,致使部门职能弱化、人员流失、能力不强,影响和阻碍了医院的发展和效益。
      医学工程学科的职能定位应回归到医疗设备的质量保障上来,即弱化采购职能强化需求评估和绩效考核职能、加强动态的设备信息资料管理和有效利用、提高预防性维护能力、完善设备性能监测和计量检定机制、梳理工作关系和业务流程提升工作绩效和服务理念等等。近几年一些医疗机构也在尝试将招标采购工作划分到招标采购办公室,将卫生材料的供应配送工作划分到物资配送中心,使得医学工程部门的职能更加清晰明确,可以更好的体现学科的专业技术性。
      有了明确的职能定位,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发展还需要抓好基础管理、技术能力和条件建设三大主线。
      二、抓好基础管理
      医院业务管理制度中,普遍缺乏医疗设备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作业规范。医学工程部门的管理没有一套标准制度的约束和指导,长期依靠经验,致使管理水平低下,工作缺乏计划性,保障档案、记录和文书管理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制约了学科的发展和保障能力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开始,把医学工程保障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制订起来,如设备准入制度、安装验收管理制度、维修管理制度、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制度、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设备计量检定报废制度等。制度建设的在于促进导入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梳理工作关系和业务流程,提升工作绩效;建立新的约束机制和秩序,提高执行力。制度不在于多,关键在于执行。
      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强化任务流和工作记录的管理。设备采购只是设备寿命周期中短暂的一个环节,而设备使用和保障是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漫长过程,因此,医学工程部门要在设备验收的同时建好医疗设备保障初始档案,纳入质量保障程序。设备使用和保障过程中各种工作计划的制定都离不开设备档案,任务流的产生、工作分配、任务监督、保障记录的录入、审核及综合评定都离不开一个完备的动态设备管理档案。为了进一步规范医工部门的技术保障活动,实现精细化管理,还应该制定各种计划和记录管理制度,强化工作记录的管理。有好的管理制度需要有配套的信息管理系统来支持才能更好的发挥效能,如设备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其效率远高于纸质文书管理;计划性维护、维修任务分配、维修时效和工作量的统计等等仅靠维修人员个人自觉行为只能是将工作流于形式;设备运行信息的实时反馈可以有效促进使用人员的工作安排同时也提供决策部门对同类设备使用情况及配置合理性安排提供了清晰的数据支持。
      三、抓好技术能力
      医学工程保障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是为临床提供服务的前提,这些能力包括安装能力、基础医疗设备维修能力、质量检测能力、计量检定能力、医疗设备评估能力、临床培训能力、器械相关医疗事故的鉴定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等。另外,大型医疗设备和系统工程等工程项目的场地设计和技术评估能力以及对医疗设备资源配置合理、规模适宜的论证规划能力也是医学工程部门应该具备的能力。临床工程师基于多学科教育背景、临床工程实践和对医院自身情况的熟悉,提供的建设规划方案或论证报告很可能关系到医院建设的百年大计,这些贴近医院、贴近临床的高品质的服务保障是院外和社会上无法提供的。有了这种能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和临床受益,医疗设备安全性提高了,病人也受益。
      抓好能力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一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要经过3到5年的实践培养,才能成为具备综合能力服务于临床的工程师。当前,许多医院的临床工程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教育背景混乱,下不了临床,发挥不了医学工程学科保障的职能,拖了医院后腿。究其原因,除了医工部门自身的基础管理薄弱外,医院不够重视,人员编配比例过低,也是一大根源。与美国医院医学工程人员(临床工程师、物理师、放射工程师、信息工程师和生物医学工程技师)编配比例约占其人力资源的15%-20%,而国内三甲医院的比例不足1%-3%,二甲医院的比例差距更为明显。
      人才梯队建设除了引进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外,医院现有人员的后续培养也相当关键。通过技术学习讨论会、维修会诊、集体巡检、院外专题培训等等均能提供较好的培养平台,但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
  • ①学科建设发展方向的不明确,是发展成区域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规模还是不断萎缩推向社会化,这需要定位明确。
  • ②激励机制的缺乏,干与不干一个样,未能体现技术质量差异性,造成技术人员的能动性差。这需要有相应的工作效能管理机制来约束和促进。
  • ③人员的紧缺疲于奔命造成许多需要细致的工作敷衍了事,再好的制度流程也只能流于形式。这需要相对适宜的人员编制。
  • ④没有配套的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继续教育规范来保证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质量。
      四、抓好条件建设
      医学工程部门的条件建设一直没有跟上医疗设备的发展,长期是万用表、电烙铁和螺丝刀老三样,缺少质量检测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落后,只是简单的台帐管理,没有保障过程信息化,使用价值有限。为了提升能力,满足高水平的医疗设备管理的需要,医学工程部门应该抓好保障条件建设。
      首先,打造基于新的工作模式、新的职能定位所需要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作业管理平台,以提高对保障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利用能力,为医院决策层提供详实的、客观的决策性信息和数据,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
      其次,更新维修工具、设备,采购检测仪器,建立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和临床评价实验室,使保障条件现代化。200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省级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基本仪器配置标准》共包含三个部分: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检测仪器配置标准;医疗机构在用医疗器械性能检测仪器配置标准;重点监控的无源医疗器械检测仪器配置标准。医院可以部分参照标准配置相适宜的检测仪器,以保证在用设备的性能质量,也是工程技术人员提高服务效能的基础技术保障。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国家医疗设备相关法规制度的健全、技术标准的完善、临床工程师制度的建立和国内医学工程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医学工程学科在医疗服务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角色。
      (医疗设备科 丘奂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医工之家 ( 鲁ICP备14003024号-1 )

GMT+8, 2024-11-30 01:46 , Processed in 0.24640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