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基层医院设备维修人员说句话 原创 王黎明 医工达人 之前《健康报》登载了医疗设备维修难、费用高,医院被“宰”的文章。院长们从医疗设备维修市场管理模式等方面说了很多,也很理解院长们的苦衷,本人想从基层医院维修人员角度谈谈看法。
有些院长认为:本院维修人员水平低,解决不了大问题,这些人作用不大。院长们大多医疗专业出身,难道病人转到上级医院或正常死亡,就说那么多分工精细的医生水平低,没啥大用吗?难道他们为一方百姓的健康没有做出贡献吗?解决技术问题是有层面的,医疗技术和工程技术都是如此,不能某一个问题解决不好就说水平低。如此观念会造成院内维修工作的恶性循环:积极性不高、不思进取、人员流失到各大专业公司。我想,院长们视野中尚有几处盲点。
一、看不到维修人员的工作成绩。
大家知道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是有保证基金的,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要拿出设备自身价格的4%来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院长们可以算一下这部分钱省下来就是纯利润。维修人员都修复过配件,修复过电路板等等。而售后服务方是不会给修复这些的,他们只会更换新配件、更换整块电路板,他们是会要出天价的。本院维修人员做的这些工作院长们看到了吗?他们已经为医院节省了相当可观的维修费用,其间接效益可想而知。还有计量、安全等问题,没有维修技术人员努力,设备是不合格的、是会出不良事件的。
二、没有看到维修工作中的具体困难。
1、从专业角度讲医院维修人员的专业跨度大、不象临床医生那样分工精细;
2、缺乏技术信息,很多设备供货方不给技术资料,现在各大公司为了技术封锁,对自己的设备几天就变更一次密码,就连自己的售后人员都得回公司现问;
3、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试想医生只有血压计、听诊器,就能达到深入检查的目的吗?
三、没有看到维修人员对外事务中的作用。
院长们都知道医疗设备占医院资产的比重相当大,这么多高价值的设备在与医疗设备厂商交涉中,院方代表不懂专业能不挨“宰”吗?那么多设备不科学的管理能行吗?
四、对人员编制配额认识不足。
50万元设备就应配额一名维修技术人员。现在很多医院都是三、五个人员负担着上亿元的医疗设备,做不到专业分工细化。维修人员忙于事后维修,根本做不到事前保养维护。有些设备螺丝松动、部件丢失后机器不能使用了,维修人员才到现场。
所以我想建议院长们转变观念:工程技术与医疗技术同等重要。建立一支自己的临床工程队伍,才能减小挨“宰”的系数,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其实,医院的维修人员不一定水平不高,恰恰相反,他们在缺资料、缺检查设备的困难条件下锻炼了一种极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到了专业厂家那样极好的条件下,他们会如鱼得水的。问题与讨论 也希望本报能提供平台,大家共同探讨维修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有人提出维修社会化模式,即由第三方公司来承修,我个人认为不妥或时机不成熟。
可能他们比医院维修人员相对专业些,比专业厂家价钱能低些,但第三方公司的技术支持和专用配件有保障吗?他们也得依赖专业厂家,再者能保证他们不“宰”医院吗?还有人提出向专业厂家买保,对于偏远、穷困地区也不适合,他们的价格太高,甚至高达6%—10%,而且时效性也差。在经济还不发达的现阶段,我个人认为依靠自己的维修人员,求得专业厂家的技术支持,电话沟通,解决问题比较快捷、经济。已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也遇到过个别专业厂家的反方向指导或不负责任指导,遇到技术封锁的专业厂家怎么办?
二、现阶段医院维修人员定位问题,是临床工程师还是设备维修工程师?
国外临床工程师是介于临床和工程技术之间的,负责质控、使用等职能。而我国目前阶段各基层医院又急需设备维修工程师,当然,设备维修工程师应全面掌握,否则是做不好维修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更何况医院维修人员专业跨度已经很大了。如果实行行业准入制度应怎样定位?我想在经济还不发达的现阶段还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应在院内分工细化上下功夫,即合理增加人员配额。这样才能做到临床工程和维修工程集一身,比如:影像、超声、电生理、压力容器等。
医疗技术依赖于工程技术的大“水”已经到来,期待着适于医疗新形势的行业管理模式和院长们的观念这条“渠”早日形成。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医工达人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