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片级维修的工作过程 拿来一块线路板,第一步先拍照,把照片打印出来,把照线路板上的元器件的具体规格型号标记在打印纸的对应位置上。因为照片难以把元器件上的所有字符拍摄清楚,况且还有的元器件是立着的,有的相互遮挡。
第二步,所有的稍微复杂的元器件的datasheet表打印出来,尤其是管脚的定义。当然基本的电子电容电感就没有必要了。
第三步,将线路板上的元器件部分需要拆掉。记下位置后保留好,不是要扔掉,而是要在绘制好电路图后要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不影响绘制工作的元器件可以不用拆掉。
第四步很关键,确定线路板上每个焊脚的相互关系。那么多焊脚怎么搞?不急。主要芯片的各种电源正负极、信号输入输出端、系统信号的流向是主要的关注点。不管这块线路板的结构是几层,最底下一层到最上面一层总是有进有出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总能找得到。这是主要的工作量。常见的双面线路板,每面有几百个、几千个焊脚,两两测试通断,想想头就大。但是,如果对主要元器件的原理和管脚定义熟悉的话,可以减轻很多的工作量。
第五步,根据焊脚之间的连通关系,结合线路板上元器件的管脚定义,绘制电路图。
第六步,根据绘制的电路图分析工作原理和信号流程,制定用于验收的程序。验收程序就是假设在某个芯片的某个输入信号端加注什么样的信号源,对应着后续电路的哪个输出端会有什么样的输出变化,就能说明这部分电路是功能正常的;如分析出开关电源的启动信号怎么观测等等。
第七步,将拆掉的元器件复原到原来的线路板上,按照第七步的验收程序进行分段验收,如验收不过去,即说明这段电路有问题,电路图在手,那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第八步,汇总维修案例。将这块线路板上发生过的故障进行案例汇总,按照同一个格式书写,便于发现故障的规律,以后更快速处理相同故障。
整个过程需要时间与线路板的复杂程度直接相关,也与从事这项工作的工程师的知识积累和工作效率有关,如一块某血透机的开关电源,李工用了不止30个工作日。
|
|